中国火器的落后,和清朝有很大关连。嘉靖元年(1521),明军在广东新会西草湾之战中,从缴获的葡萄牙舰船中得到了二十门佛朗机,明军大规模仿制并装备;嘉靖二十七年(154,明军在收复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占的双屿(今浙江鄞县东南)战斗中,俘获了一些善于制造铁炮的日本人及铁炮。由马宪、李槐等人,学习了制造火绳枪的方法,并在其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造出了“比西番尤为精绝”的中国第一批火绳枪,而且手笔极大,一上来就是一万挺。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时编练有全新装备的車骑步营,并上书朝廷欲引军十万“问罪匈奴”。(我手里没扫描,相关资料没法传上来。) 火枪已经是明军步兵的主要装备。每名火枪手配备火药罐2个,一个装发射药,—个装引火药,携带铅弹300发。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发射药已经使用粒状火药,而不是以前的粉末状火药,其成分比例为硝1两(占75.75%),硫磺1钱4分(占10.6%),柳炭1钱8分(占13.65%)已经基本达到黑火药的最佳配比了(硝75%,硫磺10%,炭15%)。由于发射速度较慢,为弥补这一缺点,通常在战术上采用三排轮放法,即一排装铳,一排进铳,一排放铳,第一排发射完毕后,退至第三排装铳,第二排进至第一排位置放铳,如此轮流发射。 崇祯八年(1635),南京户部右侍郎毕懋康著的《军器图说》中,记载有“自生火铳”,就是一种燧发枪,这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燧发枪;葡萄牙人于1637年向明政府进献了线膛枪,神机营火器专家用后称赞该枪射程远,精度高,装填方便,上表请示大量仿制并装备京军三大营;大汉奸吴三桂作大明山海关守将时,曾制作过大口径铁芯铜炮,集铁坚、铜韧于一身,提高了大炮的使用性能,这可以说是当时不小的创举,这炮至今有一门陈放在沈阳的辽宁省博物馆。 我国在17世纪中期的明末清初时代,火器的发展程度并不很落后于西方世界,军队的火器装备比例基本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 可是,清朝就完蛋了,先是以“骑射乃满州根本”这种白痴的理由,愚蠢地将超天才武器发明家戴梓充军关外;接着又把开发出来的燧发枪用做宫廷狩猎时使用的禽枪,而不是...
开始阅读相邻推荐:王爷是我养大的 极品小相师 率土之英雄众横 一生一世唯爱你 清客 与君歌 不负玉人心 皇妃驾临请上心 重选人生系统 金光之休琴忘谱 末世大佬在七零乘风破浪 我化身恶魔,俘虏精灵圣女 我从新界来 穿越从武魂殿开始 因为碰瓷我嫁入豪门 小仙女她去混娱乐圈了 神医王妃又在宠夫了 安晴定雨 厉王朝之风末鸿毛 我以书卷绘佳人 晚明之我若为皇起点 晚明之我是崇祯笔趣阁 晚明之我若为皇TXT 晚明之我是崇祯全文免费阅读 晚明之我是崇祯免费阅读 明末我若为皇 晚明之我主沉浮全本免费阅读 晚明之我是崇祯 晚明之我若为皇txt 晚明之我若为皇.txt 晚明之我若为皇全文阅读 大明我若为皇 晚明之我是